佛山家教网: http://www.51fsjj.com
如果你希望孩子独立思考,就必须与他们展开对话,抵制那种自然的诱惑,不要给出答案,说出我们所知道的情况,替他们解决问题,也不要以其他方式关闭对话,遏制他们的思考。
在孩子婴幼儿时期,我们进行有关环境的独白是合适的,那是他们学习语言的方式;但到了三四岁,孩子可以进行一点对话了,我们会希望他们承担部分谈话责任,回答我们提出的开放式问题。
对话是练习和观察批判性思维结果的最佳机制。下面给出了一些亲子对话范例,展示了引导孩子独立思考的方式。对话采用持续提问的方式,归结为,你,即家长,不管孩子刚才说了什么,接下来总是问“什么”“如何”“为什么”。不管孩子年龄大小,都可以用这种方法,尽管随着孩子的成熟和智力复杂度的提高,主题会改变、复杂程度会加大。
请注意,如果孩子年龄还小,那你的问题可能更多的是“引领”,即你知道你提出的问题的答案,把他们往那个方向引导;但随着孩子年岁增长,你对当前谈话主题的了解可能不是那么多,然而,你持续提出的好问题仍然会让他们和你对情况有更深入的理解。以下介绍这种持续提问法的一些变体,可以用来教各个年龄段的孩子进行独立思考。别为此殚精竭虑,我们都很忙,不一定有时间或精神空间像苏格拉底那样坐而论道。无须随时进行这种对话,有机会、有时间的时候,进行一点持续提问就可以了。
1。与学龄前儿童交谈。
第一个对话范例赞扬了孩子知道的东西,但没引导他思考。
孩子:蝴蝶!
家长:是的,那是一只蝴蝶。说得好!蝴蝶什么颜色?
孩子:橙色和黑色。?
家长:对的!你真聪明!
第二个范例使用同样的场景,示范如何使用连续提问法开启对话。
孩子:蝴蝶!
家长:嗬,蝴蝶在干什么呀?
孩子:在那朵花上。这下它飞到了另一朵花上!
家长:你觉得它为什么喜欢花呢?
孩子:因为它们漂亮吧?
家长:也许。你能想到另一个原因吗?
。。。。。。
与孩子的谈话可以这样持续很长一段时间。持续提问能帮助孩子展示他们已经知道的知识,并想出与既有知识相关的另一组概念。他们在学习,你的注意对他们来说是更大的奖赏。
2。与小学生交谈。
小学时期,亲子之间的对话往往围绕“后勤问题”展开,比如自行车轮胎没气了,或者孩子把家庭作业落在学校了,指望我们替他们处理。下面的对话范例涉及需要管理的局面,以及如何帮助孩子自己解决问题。首先是一个很差劲儿的对话例子。
家长:今天在学校情况怎么样?
孩子:还好。但是我忘了带书包回来。
家长:哦!我开车送你回学校拿吧。
这位家长没有教孩子思考问题,而是马上帮孩子解决问题。孩子不仅不知道如何分析情况、想出解决办法,而且将来忘记书包的可能性更大,因为他没有承担忘带书包的后果。还有类似的情况是,孩子不能按时起床,如果父母继续叫醒他,或者,如果他错过了常用的交通方式,则让他采取其他方式去学校。更好的对话是这样的。
家长:今天在学校情况怎么样?
孩子:不错。但是我忘了带书包回来!?
家长:哦。
孩子:怎么办呢?
家长:我也不知道。你认为可以怎么办?
孩子:我不知道啊!你可以开车送我回学校吗?
家长:抱歉,不行。今天下午我还有其他情要做。你觉得怎么办好呢?
孩子:我可以打电话找朋友问作业。
家长:好的。?
孩子:可是书包里有我要用的东西。?
家长:嗯,是吗?
孩子:或者,我给老师发个电子邮件,告诉她我把书包忘在学校了,看看她怎么说。
家长:这两个主意听起来都不错。
。。。。。。
然后让孩子尝试自己想出来的解决办法。孩子能从中认识到父母不会为他的问题负责,得自己解决。对放纵型父母来说,这种“严厉的爱”的方法尤其困难,但请记住,这个时候,最爱孩子的做法不是帮他们解决问题,而是教他们如何自己解决问题。与初中、高中的家庭作业比起来,小学的家庭作业往往没什么打紧,准时到校的问题上也是如此。让他在这个时候记住忘带书包或起床晚了的教训更好,免得到了风险更高的学校环境中,还要面对这些问题,到那时,你会觉得有责任帮他避免更恶劣的后果。
3。与初中生交谈。
初中生仍然是我们眼中的小孩子,但他们正在迅速变成青少年。我们把他们称为“青少年”,就是承认这个年龄介于两个阶段之间。他们希望我们参与他们的生活,希望我们对他们的生活感兴趣,但如果我们过分关注他们觉得错误的事情,那他们很快就会对我们关闭心门。
第一段对话不好。
家长:今天学校情况如何?
孩子:还好。
家长:西班牙语考得怎么样?
孩子:很好!
家长:太好了!
家长关注的是成绩,而不是孩子在课堂上学习的东西,或者孩子感兴趣的
东西。较好的对话是这样的。
家长:今天学校情况怎么样?
孩子:还好。
家长:你最喜欢什么科目?
孩子:西班牙语。
家长:太好了!为什么?
孩子:这是我最喜欢的课!?
家长:为什么?
孩子:我总是考得很好,作业从来就不困难。我从来没有不理解的地方。我不断举手,老师抽问我,特别是其他人不懂的时候,我的感觉是,耶!我懂,上!家长:你怎么知道你擅长这门课呢?
孩子:老师讲解的时候,我能猜出她要说什么,因为我已经知道是怎么回事了,我知道接下来是什么。
。。。。。。
不断问为什么、怎么回事。
孩子知道自己喜欢一门功课是一回事,但正如这段对话所展示的,我们真正希望的是,孩子清楚自己是怎么知道的。
4。与高中生交谈。
高中生的内心世界情绪激荡,因为他们受到了荷尔蒙的刺激。他们对自己来说都是一个谜,就更别说对我们了。询问高中生一天的情况,通常会得到一个简短的回答:“还好。”作为父母,我们渴望了解更多的信息,也希望帮助他们了解涉及学习和经历的“为什么”和“怎么样”,这样他们可以形成对自己、他人和世界更深入的了解,做出更好的选择和决定。
要超越青少年典型的单字回答,我们可以针对他们的话语,以类似于学龄前儿童与蝴蝶的对话方式,反复但是深思熟虑、富有创意地问“为什么”和“怎么回事”,直到揭示他们经历或学习的要点。进行这种批判性思维对话时,我们是积极的倾听者,一个额外的好处是,我们在向他们证明,除了关心他们是
否完成了作业、成绩如何,以及球队赢了输了之类的事务性问题外,我们真的对他们本身感兴趣,这类对话就构成了品质时间。先看一个不好的对话。
家长:今天学校情况怎么样?
孩子:还好。?
家长:有什么作业?
孩子:有很多的数学、化学作业,还要交一篇英语作文(沉重的叹息)。
家长:我还以为你喜欢读《大鼻子情圣》(CyranodeBergerac)呢。
孩子:是啊。我喜欢读,但并不意味着我愿意写一篇关于它的文章啊。
家长:得了,你写得出来的。想想你喜欢大鼻子情圣的哪些方面?
。。。。。。?
孩子:妈妈,不是那么简单的。
家长:我知道,但你很聪明啊,我只是希望你有信心,相信自己能写。
孩子:我只想完成任务就好了。
家长先是以自己的想法(你喜欢大鼻子情圣)代替孩子的想法(我害怕写这篇文章),然后又试图用自己的观点帮孩子建立自信心,而不是让孩子感觉到,他自己的能力可以发挥作用。
下面是一段更好的对话。
家长:今天学校情况怎么样?
孩子:还好。
家长:你最喜欢什么?
孩子:哦,我们在读英语版的《大鼻子情圣》。
家长:有什么好玩儿的吗?孩子:呃,我们大声朗读,我扮演大鼻子情圣。
家长:怎么样?
孩子:真的很酷。?
家长:为什么?
孩子:因为我喜欢大鼻子情圣。?
家长:你为什么喜欢他?
孩子:我也不知道。也许是因为他做了那些帮助基督徒和罗克珊恋爱的事情吧,虽然他不应该这样做。
家长:什么意思?他为什么要那样做?
。。。。。。
谈话从孩子“喜欢大鼻子情圣”的粗略感觉,发展到“为什么喜欢”这样更微妙的理解,这有助于他参与课堂讨论和写作,也有助于他完成必须要写的文章。
百度搜索更多内容:教会孩子独立思考的技巧【罗村暑假英语补习】
------本站部分文章来源互联网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若侵犯了您权利,请联系我们。